福建舰海试启航,中国海军正式进入“电力航母”时代
福建舰海试启航,中国海军正式进入“电力航母”时代
2024年5月1日,这一天注定会写进中国海军的里程碑。福建舰在拖船护送下缓缓离开码头,昂首驶入预定海域,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首次海试。海事局的航行警告显示,此次海试计划持续9天,虽未携带舰载机,也并不进行电磁弹射试飞,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。
福建舰一入海,便展现出惊人的力量,瞬间把身后的拖船远远甩开。有人说,这是它向全世界的“自我亮相”,更是宣告:这艘凝聚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巨舰,距离正式服役只差最后一步。它的出现,已经打破多项世界纪录,甚至在不少核心技术上超越美国现役航母。
全电推进,开启新时代
展开剩余68%福建舰采用全电推进动力系统,这一技术相比核动力航母传统的蒸汽转换更加高效。不仅体积更小,释放了更多宝贵的舱内空间,还显著提升了航母的机动性与灵活性。
更重要的是,全电推进为后续各种高耗能装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,这意味着福建舰不仅是“海上巨兽”,更是移动的能源平台。
世界唯一的32面相控阵雷达
如果说动力是“心脏”,那雷达就是“眼睛”。福建舰一次性安装了32面相控阵雷达,这是全球独一份。再配合米波雷达,哪怕是美国引以为傲的F-35隐身战机,也难逃锁定。
舰岛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雷达与电子设备,几乎实现了电子战、通信、导航、侦察的一体化。其综合电子性能,甚至超过我国专门的电子侦察舰。这意味着福建舰本身就能承担起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,真正做到了“一舰顶多舰”。
更胜一筹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
虽然美国率先迈入电磁弹射时代,但福建舰选择的中压直流方案更为先进。与美国中压交流技术相比,中压直流弹射更省空间,所需操作人员更少,可靠性更高,能量控制更精准。
曾几何时,美国媒体断言“常规动力航母上不可能安装电磁弹射”,甚至公开讥讽中国“不自量力”。而如今,福建舰用实打实的成果回应了一切质疑。背后离不开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长达7年的科研攻坚,他为航母装上了真正的“强心脏”。
续航全球的力量
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不仅支撑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和雷达,还为其远洋作战提供保障。常规动力下,福建舰的航程可达18500公里,在远洋补给舰的支援下,中国航母编队可以驰骋于东太平洋、印度洋、乃至南太平洋,几乎覆盖全球任何海域。
届时,歼-35、空警-600等舰载机将依托电磁弹射腾空而起,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将迈上新台阶。
不安分者的清晰警告
如今,南海、台海、东海仍波涛暗涌。美西方频频联合菲律宾、日本、韩国以及台独势力,在我周边进行挑衅。面对复杂局势,中国海军的使命从未改变——守护领海主权,确保海上贸易安全。
福建舰的首次海试,不仅是对自身性能的验证,更是一种无声的威慑。它的背影传递出一个信号:属于中国的“电力航母时代”已经到来。
海军强则国安。向所有为福建舰付出心血的人致敬,也向这艘即将正式列装的巨舰致以最高的期待。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